杭州人在成都落户
武汉招商大手笔,引来七只“金凤凰”!
七家央企区域总部和重要子公司落户武汉!武汉近年来,在招商引资上成果显著,特别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收获颇丰!武汉在和杭州、成都、重庆等新一线城市相比,也是成绩突出亮眼!武汉在中部地区相比,更是一骑独尘,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郑州长沙等省会中心城市!希望武汉未来充满信心越来越好!
#武汉头条#
落户成都后的第二次关门打狗
最近在给房子WQ,又看到成都新一轮土拍信息,感触颇多,今天就随便和大伙唠唠。
2016年我和我老婆大学毕业,怀揣着一点点的幻想就奔着北京去了,在那第一次体验合租的快乐和痛苦。
大概两年后,我开始思考买房的事情,北京买不现实,老家买不甘心。
索性找来地图,在上面比比画画,起初只是考虑我们自己的兴趣,后来理性地分析了自身发展和城市发展,还有就是房价别太过分。
我们都是东北人,对咱东北部比较熟悉,所以就瞄向了南部和西部,珠三角一带去过深圳,气候实在不适应。划定了苏州、杭州、成都三个城市,并且抽时间去待了几天,对比一圈下来,最后因为成都可以人才落户这个附加条件,2018年4月就选择落户了成都的宇宙新区。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祸兮旦福,本想着研究看房出手,但奈何运气太好,落户的第二个月就赶上了5.15的限购,直接被关进小黑屋,硬生生等到户口满两年才重新获得购房资格。
后面的故事就是研究区域,选择地段,衡量需求,评估实力,在2020年8月成功上车,具体过程以后再聊。
之前天府新区的资格一直是封闭的,本来焦急的只是因为资格时间未满,可等待的期间天府新区资格放开,一下老城区那些饥饿又强悍的购买力全部涌入,也让我陷入暂时的失望,也是第二次被关门。
现在看了成都今年一季度的供地名单,虽然已经上车,但却还是有感觉被第三次关门,这一次是为那些还未买房的人而不平。
煎茶清水2.8w?附近1w左右买的建发做梦都得笑出声。
三圣乡清水3.2w?这是准备闷声不响冲到区域内的顶级啊。
说实话,这次的供地价格看的我都笑出声了,笑得不是庆幸,而是为这关门打狗的行为感觉好笑。
房住不炒喊了这么多年,敢情这面大旗是针对百姓而说,也只是针对百姓而说。
需要人民出钱建设时,就喊你来交钱,不需要时可就闷声赶人喽。
资源不断揣入囊中,可换来了什么。2017年前成都和杭州的资金储备总量持平,而到了去年被杭州拉开了一万多亿。资金增速缓慢,大量资金外流,这远不是只有GDP增加就能蒙混过去的。
不过咱也别过于担心,所谓魔高一尺,咱道高一丈,就算这些高价地块明年成功进入市场,那请相信市场会给它们教育。再者还有二手房和法拍房温暖怀抱向你敞开,看看今年的法拍市场,隔三岔五就过年的节奏。
但也有一些地是值得关注的。重点表扬二圈层的几个老大哥,怡心湖、东安湖等几个二圈层顶流,依然坚持房住不炒的主要思想,价格保持在2w左右。明年入市后,依然是抢手货,重点关注一定没错。
它们才是敬畏市场的典范,相对应的带来的也会是实在的报酬。
而那些自己干炒的、哄抬价格的,换来的大概率只能是流拍。
也有种可能这次的供地是为20%准备的,让他们释放出20%的老资格,腾挪出老资源。
也许吧。
但要这么做,是不是有点不聪明了。
落户成都后的第二次关门打狗
杭州上大学七年工作一年,南京谈恋爱,然后失恋,回到成都上班三年,三个城市都来来回回呆了挺久的,这里随便说说吧。。
三个城市其实没必要分个生死,因为其实都差不多。要说生活体验的话,确实成都体验要好一些,因为吃和出行的情况要好一丢丢,当然从pm2.5的情况看,杭州南京比成都又好一大丢丢。
出行上我感觉成都比杭州好一些,2015年毕业时候杭州地铁也才两条线,因此大部分交通依靠地上交通,大部分杭州人也是一样的选择,所以经常公交车上挤得一笔吊草,超载标准是一平方米八个人我也是第一次见。不过现在听说杭州地铁发展得挺好的,已经六号线了,应该分流了很多地上交通压力,估计情况好很多。当然从挤这个点上看,成都也好不到哪里去,早高峰的人民广场还有春熙路站是真的非常硬核,冲门的感觉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我和三亿兄弟一起投胎的时候。。
杭州有一点好的是,他是移动端叫车的先驱城市,最开始的快的之类的,还是特别方便的,临近毕业那几年,还有电动出租车,那个弹射起步真的爆炸。4g试点也很早,先驱科技应用还是特别棒的。
南京我的印象感觉和成都比较像,暴躁老哥出租车司机哈哈哈,挺可爱的其实,车技溜得一匹,和杭州热情到炸的司机是两个极端。南京其实在挺多方面和成都都挺像的,比如我还记得南大背后那条有点脏的小街,和成都很多地方差不多挺有生活气息的,早上吃一碗鸭血粉丝汤,晚上来一份赤豆元宵或者酒酿桂花圆子,感觉还是美滋滋的。公交车的话,也很像成都,没杭州那么挤,比较有生活气息吧,有一次看到暴躁大妈爆喷另一个乘客,刷新了我对战斗力这个词的看法。
吃方面,我觉得不好比,成都确实更好一点。不是杭州不好,相反我特别喜欢杭州的吃的,不管是黑珍珠那些,尤其是西湖的曼殊,那家怀石料理给了我深刻印象,还有新白鹿外婆家绿茶,都巨好吃,特别是西湖总店。可是排队真的是大问题。每一次想出门搓一顿好的,排队都能让人原地爆炸,有一次专门为了错过黄金时间去吃,选了周四去排,结果人外婆家总店还是乌泱泱排了一光年的队,不远处的新白鹿也是。最后电话预订楼外楼,提前了三天才订到位置。虽然好吃是真的好吃,饮食界你大爷果然还是你大爷,菜品质量和口味巨高,可是这排队还是影响体验。毕竟吃喝都是一时兴起,一鼓作气。而可替代性也不是特别好,比如外婆家,虽然分店很多,但是除了少数几家味道和总店差不多好,其他都不是特别那啥。
相比之下南京好很多,我巨喜欢新街口的南京大排档还有梅苑,这个地方味道特别棒,但是很少排队,哪怕最火的夫子庙那一带,都不怎么排队。而且南京除了那些火炸天的馆子,还有软文上经常写的,秦淮八绝之类的,其实很多私房菜和高端馆子也很棒。不管造景还是室内陈设都很好,蜜瓜美滋滋。但是总体来说,吃这方面还是成都比较好一点。
房价上,其实三个城市都差不多,成都稍微好一些。杭州也是暴涨起来的,印象中10年刚从三墩出去时候房价才一万多,现在三墩已经快三万了,而西湖区也五万,拱墅区也从两万多涨到三万多块五万了。。很多留在杭州的同学,滨江买得早的赚翻了,没买到的好几个最后都去了惨淡的萧山。
南京也差不多,只是貌似历史上一直都比较贵,新街口和夫子庙那一片差不多四万多,奥体那边刚有个同学买了房,貌似二手房都要五万多了。前女友最后落户在了江宁,好像两万多还好,感觉挺多大学生毕业最后买房都到了江宁。
成都吧,这几年涨得挺凶,尤其是天府新区比较贵,我的房子最开始买成一万五一平,现在都快三万一平了。天府新区前段时间有个一万多的盘子,简直是全城基本所有人都跑去摇号了的节奏。而成都市区,几个富人区也就三万多出头,春熙路那一带也就三万多,学区房小户型稍微便宜点。基本贵的地方,除了麓山别墅还有那个什么阿玛尼艺术公寓之类的奇葩,都顶天了三万多,而桐梓林这些富人区,今年也降价差不多降到2万多了。总体来说,成都房价是三个城市里面稍微好一点的。
虽然这样说,但成都便宜一些是因为人均工资也没那么高,对于稍微工作好一点的,对比起来工资比例也和房价比例差不多,相比之下南京性价比要低一些,因为同学里面,杭州上班的感觉工资比南京要好很多,也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同学都去了bat网易之类的地方吧。成都这边混得好的少一些,但是感觉起来成都人买起来比杭州人疯一点。
三个城市我确确实实都很喜欢(当然全国就没有几个我不喜欢的城市),不喜欢谁踩一抬一,也不喜欢谁非要吹成都杭州,反正我觉得,中国范围内,北上广以外城市众生平等,什么新一线都是扯皮,城市体验好的最好闷声发大财,体验差的哭穷就好了,你看中国不也在国际上天天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不是?
#成都头条#
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或是网友整理发布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联系本站举报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iuninggang.com/299190.html